X 关闭
进入夏天,不少人有这样的体验:容易疲劳,懒懒的没力气,食欲不好,头晕胸闷,多汗烦热,口苦欲饮,胃肠不适,脘腹疼痛,恶心呕吐,失眠多梦,怠惰嗜卧,大便不调,形体消瘦等,俗称“苦夏”,中医叫“疰夏”。
俗话说,夏天“无病三分虚”,这是怎么回事呢。原来,夏季天气炎热,雨水偏多,人体最容易感受暑湿之邪气,“脾喜燥恶湿”,湿气太盛,就会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,导致脾气亏虚,平时肠胃不好的人,或贪凉喜冷、情绪抑郁、挑灯夜战之人,更容易出现苦夏的症状。
其次,夏季气温升高,人体出汗增多。中医认为,暑为阳邪,易伤津耗气,汗为心之液,汗血同源,进而引起气阴两虚之神疲乏力,心悸气短、口干口渴,少气懒言,潮热盗汗,耳鸣健忘,形体消瘦,烦躁失眠等症状,到了秋凉,就会自然缓解或消失。
(资料图片)
再加上如今人们普遍贪凉吹空调、喝冷饮等,伤了人体阳气,很多人会有低热、身体倦怠、疲倦乏力、精神萎靡、食欲不振等不适症状,因此也就有了“夏季无病三分虚”的说法。
安然度夏做好这几件事
那么,我们应该如何保持精神振奋,安然度过夏日?
做好以下四件事非常重要:
❶ 养心
暑热季节,骄阳似火,热气蒸人,容易情绪激动,心烦急躁,易怒发火,对健康非常有害。
一般来讲,争强好胜、办事急躁的人更容易苦夏。《黄帝内经》认为:“夏三月……无厌于日,使志无怒”,意思是告诫人们,夏季一定要保持心情舒畅,不可过怒,因为怒可伤肝,肝木会克伐脾土,进而损伤脾胃功能,加重苦夏之症,所谓“心静自然凉”。
因此,要重视心神的调养,保持淡泊宁静的心境,这对夏季养生极为重要。
睡前一盆“汤”
“汤”古时指热水。睡前一盆“汤”,赛过人参汤。泡足是古人的一种自我保健方法。
足是三阴之始,三阳之终。睡前热水洗脚,能调补阴阳,温通经络,调和营卫,升清降浊、安神养心,健脾和胃,减轻苦夏的症状。
❷ 养脾
长夏在五行中属土,与中医五脏之脾脏相应,而脾最恶湿喜燥。所以夏季多患脾胃病,出现食欲不振、腹泻等症状。如果大量进食生冷瓜果,更易损伤脾胃。
建议饮食清淡,可以喝些茯苓薏仁粥、山药粥,有益气健脾、清暑利湿的功效。
切忌过贪凉
中医认为,夏季多湿,湿为阴邪,易伤脾阳。
脾性喜燥而恶湿,过食生冷、过吹风扇、空调过低、久卧风口等,极易损害脾胃之阳气导致腹痛腹泻等症的发生。
❸ 避暑
中医认为,“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”,苦夏重在预防。
夏季“暑易伤气”,即炎热的天气容易耗伤人体正气,令人头昏胸闷、心悸口渴、恶心,甚至昏迷(中暑),此时要注意防暑降温。
因此,居室及工作环境要保持通风,尽可能不要到户外过多的活动。如果一定要外出,切记戴遮阳帽、打遮阳伞,戴太阳镜、穿棉质宽松的衣裤,以防暑湿伤人。
❹ 养阳
阳气是生命的根本、健康的关键。夏天人体容易出汗,大汗以后,人会感觉非常疲乏劳累,其实就是伤了阳气的表现。
此外,天热时人的本能反应是寻求降温,但如果降温过了头也会伤阳。比如夏天喝冷饮、吹空调、吃冰西瓜这些举动均会伤到阳气。
大家可以通过晒太阳、增加户外活动、少喝冷饮、保证充足睡眠来养阳。
午睡不可少
“午觉不睡,下午崩溃”。中医很重视子午觉,中午小睡,可以补充人体的阳气。
夏季昼长夜短,人体消耗大,精力不济。
中午打个盹,能很好地恢复消耗的“精气神”,增强抵御暑湿之邪的能力,提高工作效率。
❺ 食疗来帮忙
出现苦夏症状的人可以多吃一些淡渗利湿、芳香醒脾、益气养阴的食品,如薏仁、莲藕、苦瓜、豆腐、百合、绿豆、山药、白扁豆、莲子、冬瓜、生姜、乌梅、皮蛋、鸭蛋等。
吉林日报社出品
作者:庄庄
策划:韩雪洁
执行主编:于悦
编辑:马贺
下一篇:最后一页
X 关闭
资讯
- 俗话说“夏季无病三分虚”,中医专家提醒:安然度夏要做好这几件事
- 霞谷樱花树在哪(光遇霞谷樱花树位置介绍
- 碳普惠平台“晋碳行”在山西上线
- 夏季行动|延安公安夏夜治安巡查宣防集中统一行动再吹全警集结号
- 我市公安机关开展夏夜治安巡查宣防集中统一行动
- 银条回收价格多少钱一克(2023年07月09日)
- 美国向乌提供集束弹药,为什么惹众怒?
- 电脑设置wifi热点软件(电脑设置wifi热点)
科技
-
珠海社保分几档都是多少钱?珠海社保缴费基数20232023-01-13
-
大山深处的书香春节2022-02-07
-
天津:男子涂改核酸证明进火车站被拘留2022-02-07
-
降雪致青海多条高速实行交通管制2022-02-07
-
广州番禺部分区域被划定为疫情防控管理区2022-02-07